校训:修德求知,强能报国 校长信箱: xiaoban1984@126.com
信访电话: 027-87402220 招办电话: 027- 87576920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 2020 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教督办[2020]25 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20 年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鄂政督函[2020]5号)文件精神要求,为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我校认真开展自评自查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全面提高我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现就评估体系中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及社会服务能力等五个方面,结合我校实际办学情况做出自我评估。
一、办学基础能力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是在湖北函授大学基础上更名改制成的一所民办普通高校,其前身湖北函授大学是在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热潮中诞生的一所新型民办大学,于 1984 年 11 月 9 日,经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教育厅<鄂教工农(1984)016 号>文批准成立。1986 年 3 月报请国家教委<(86)教计 45 号>文批准备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成立的第一所民办大学。2002 年 5 月经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2)59 号文批复正式更名为湖北开放职业学院,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校,主要承担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并继续承担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和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教育。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信誉,以改革求发展、求完善”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持“修德、求知、强能、报国”的校训,倡导“立德树人、博爱诚信、精技强能、开拓创新”的校风;“德能兼备”的教风,“求真创新”的学风和“敬业尚实”的工作作风。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育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开院学子”在这里成长成才,走向辉煌。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和宗旨,践行高校与社会的互动,重视国内外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地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中心腹地,交通十分便利。学校目前已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共占地 170 亩。其中由我校创办的武汉天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依托江夏区豹懈农教基地,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拓展创新创业新渠道;由我校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的武汉天歌电子有限公司,以自主的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生产的系列数码钢琴已批量生产,并畅销国内外,为我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是一所民办性质的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办学资金为自筹,资金来源主
要是学费、住宿费收入,没有政府财政生均拨款。现有学生 1570 人,教学仪器设备总资产值3134.23 万元。2020 年,我校大力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接入互联网主干最大宽带 190Mbps, 网络信息点数 1419 个,数字资源总量 200GB。在教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和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设置网络课程数 67 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将网络学习平台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确保疫情期间“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学校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组织教师参加线上信息化教学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根据需要进行课前预习、实时学习和课后巩固、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想结合。学校重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已建立与专业培养配套的教学和实验实训设施,校内实践基地 17
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806 个,同时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目前校内外实习
实训基地 16 个。
二、“双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职兼职结合、专业特长互补的教师队伍。
共有教师 55 人,其中专任教师 35 人,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数为 29,企业兼职教师数 15
人,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人数占 12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4.28% ,基本满足学院教学需要。
学校将进一步改善教师结构,提高中青年教师中的高级职称比例,提高双师型的比例,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其科研能力。学院还将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企业、行业中的能工巧匠,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主动下企业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每年有计划选派教师参加专项培训和社会实践,组织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技能培训、跟岗访学、观摩考察、参与产品技术研发等形式,提升教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提升来自企业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将学院的教师队伍建成为一支适合学院专业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高尚,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专业人才培养
(一)规范教学,重视教学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制(修)定了《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日常教学巡查、查课制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校院常态化教学巡查机制,二级学院院长、院长助理、专职教师走进课堂,保证教学管理制度落在实处。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落实,学校教学运转有序,教学行为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力保障了学校教学质量发展。
(二)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职业院校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决定我校办学水平。鼓励各二级学院和教学部门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根本使命,一切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搞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努力打造一支重视教学、服务于教学的管理团队,营造“重内涵、重教学、重质量”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三)课程建设稳步推进,教学效果改善明显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开发工作,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掌握最新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并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改革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标准等方式将行业、企业和紧贴岗位工作过程的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实用文写作与沟通、党史国史、美育教育、礼仪与沟通、演讲与口才、摄影技术等多门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专业与产业相对接,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按照“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的思路,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原有的专业进行调整、整合。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撤销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同时对其他专业按照专业群相对集中和就业率的高低进行了不同的整合,并将工程造价、物联网、跨境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环境艺术设计等 8 个与区域支柱产业对接的专业作为重点专业进行建设,增强了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契合度和融合度。同时,依托重点专业开办产业,创办了武汉天歌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歌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校办企业,为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和就业岗位,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
(五)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遵循高职学生理论够用的原则,增加人文素养类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比重,以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加大了实践课的比重,培养学生“能做事”、 “会做事”的能力。具体为第一学年以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第二学年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第三学年为实践能力锻炼与强化——顶岗实习为主。形成了突出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和满足人才多样性需求,融知识、能力、素质、创新为一体,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强技能的人才培养特色。
(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养
学校依托自办企业,与优质企业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教师与技术人员层层对接,校企共同开展“双主体”育人实践,并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同保障教学质量,将课程体系与工作体系有机结合,将工作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工作对象、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继续落实和推进“学生招生与企业招工一体化、学习情景与工作情景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体化、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一体化、学生毕业与就业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四、学生发展
(一)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学校毕业生工作始终贯彻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聚焦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对接企业,服务企业,取得了毕业生自我价值实现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要求学生毕业时需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我校高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但因 2017 年职业资格证目录在调整,获得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人数有所下降。
(二)就业情况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张传学亲自抓就业工作。学校就业工作始终围绕“为毕业生服好务”的理念,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2019 届毕业生工作做到了“早计划、早布置、早安排、早落实”。在不断创新、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就业工作要求,坚持小型专场见面会和大型见面会相结合的原则,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创业就业率。
2019 届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统计表
就业率 专业 |
毕业人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会计 |
37 |
30 |
81.08% |
电子商务 |
35 |
29 |
82.85% |
连锁经营管理 |
23 |
18 |
78.26% |
旅游管理 |
21 |
16 |
76.15% |
工程造价 |
15 |
14 |
93.33% |
建筑工程技术 |
13 |
12 |
92.30% |
环境艺术设计 |
23 |
18 |
78.26% |
模具制造与设计 |
12 |
10 |
83.33% |
软件技术 |
23 |
16 |
69.56% |
应用电子技术 |
13 |
11 |
84.61% |
通信技术 |
10 |
8 |
80%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55 |
43 |
78.18%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 |
15 |
93.75%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30 |
23 |
76.67% |
合计 |
326 |
263 |
82.02% |
(三)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校以小而精,优而特为特色。学校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服务于各行各业和地方湖北经济社会,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统计表
|
2017年(人) |
2018年(人) |
2019年(人) |
||
毕业生数(全日制) |
106 |
446 |
326 |
||
面向社会招生在校生数 |
0 |
0 |
137 |
||
毕业生升学数(全日制) |
3 |
2 |
6 |
||
毕业生就业 |
就业数(全日制) |
86 |
379 |
263 |
|
其中 |
留在当地就业数 |
67 |
225 |
202 |
|
自主创业数 |
1 |
2 |
5 |
||
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 |
77 |
270 |
212 |
||
500 强企业就业数 |
5 |
1 |
1 |
五、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相适应。学校2019年设置专业14个,其中电子信息大类专业4个,财经商贸大类3个,装备制造大类专业5个,旅游大类1个,文化艺术大类专业1个。
2019 届就业对口情况分析表(表一)
专业 |
毕业人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在鄂就业人 数 |
在鄂就业占就业人数的比例 |
对口就业 |
对口就业率 |
会计 |
37 |
30 |
81.08% |
22 |
73.33% |
17 |
56.66% |
电子商务 |
35 |
29 |
82.85% |
24 |
82.75% |
14 |
48.27% |
连锁经营管理 |
23 |
18 |
78.26% |
14 |
77.77% |
9 |
50% |
旅游管理 |
21 |
16 |
76.15% |
13 |
81.25% |
5 |
31.25% |
工程造价 |
15 |
14 |
93.33% |
11 |
78.57% |
8 |
57.14% |
建筑工程技术 |
13 |
12 |
92.30% |
8 |
66.66% |
9 |
75% |
环境艺术设计 |
23 |
18 |
78.26% |
13 |
72.22% |
8 |
44.44% |
模具制造与设计 |
12 |
10 |
83.33% |
6 |
60% |
7 |
70% |
软件技术 |
23 |
16 |
69.56% |
14 |
87.5% |
11 |
68.75% |
应用电子技术 |
13 |
11 |
84.61% |
7 |
63.63% |
5 |
45.45% |
通信技术 |
10 |
8 |
80% |
7 |
87.5% |
6 |
7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55 |
43 |
78.18% |
31 |
72.09% |
23 |
53.48%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 |
15 |
93.75% |
12 |
80% |
8 |
53.33%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 术 |
30 |
23 |
76.67% |
20 |
86.95% |
20 |
86.95% |
合计 |
326 |
263 |
80.67% |
202 |
76.44% |
150 |
58.26% |
2019 届毕业生就业率构成表(表二)
学历 |
就业率 |
其中 |
|||
协议就业率 |
灵活就业率 |
升学出国率 |
自主创业率 |
||
专科毕业生 |
80.67% (236/326) |
10.43% (34/326) |
70.25% (229/326) |
2.15% (7/326) |
1.53% (5/326) |
六、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学校坚持探索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精神培养,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存在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增长。现阶段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结构尚未实现均衡发展,教学、科研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如何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综合能力,重点打造优秀团队,已经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将引起学校的高度关注。
2、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制约学校发展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教学条件已不能很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学校急需改善办学条件。
3、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随着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源结构与以往相比将发生较大变化, 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及专业教学标准的构建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进一步突出“教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色,将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二)努力方向
1、改善教学资源建设
全面落实校园基本建设与维修改造建设行动计划,切实改善教育教学保障条件。拓展学校办学空间,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强化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办学实力
学校将主动跟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步伐,遵从高职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服务社会和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结构、强化特色,使专业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持续推进特色专业建设,打造优质专业建设;落实技能竞赛激励政策,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备赛参赛,力争取得好成绩;坚持项目申报与建设,积极谋划、精心培育一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在线精品课程,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
3、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加强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校级教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学校通过面向社会开展人才引进,大力引进具有较高知识或技能水平的教师来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急需紧缺人才,提高整个师资队伍建设。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学校将建立健全以“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2020年10月26日